Q & A
1. 什麼是蒙特梭利教學?
「蒙特梭利教育」源於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女士。您或許聽過蒙特梭利教學「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架構,而您可以將它理解為以「尊重」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完整教育行為,被「尊重」的孩子能產生自信、有安全感,也自然能尊重他人,反之,經常遭受辱罵、欺凌或不被重視的孩子很難擁有自信且同理或尊重他人。「尊重」是以教育的觀點理解孩子們所需的學習內容與環境且為他們設計與準備,這是蒙特梭利博士理念中的「為以孩子為中心」,而它與「驕縱」之間平行不產生交錯關聯,也不會存在模糊空間。
孩子們對於多樣的資訊,需要透過整理、組織、吸收而後應用,蒙特梭利教學以五大領域區分並涵蓋完整的學習屬性,包含「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語文教育」、「數學教育」,以及「文化領域」,教具是引導孩子進入學習與啟發重要的平台,孩子們在引導者(老師)的觀察或引導下從選擇教具、開始工作、對於困難遭遇的思考與排除,直到進度分享,從中以自主察覺與獨立的方式專注於操作(工作)並完成,也在過程中體驗學習溝通、判斷、禮節、尊重與分享等人際行為。
「專注」,能為孩子帶來重要的改變,而準備好的環境尤為重要,包括設備、環境氛圍、以及環境中與人的互動方式的建立,在準備好的環境中,孩子們會發展出有秩序感的自我要求與自律,並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優異的人格特質。
2. 玫瑰莊園的學習環境有何不同?
在「以孩子為中心」的核心理念中,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對於學習極為重要,它需符合孩子生理特徵,如身高與階段發展所設計的設施、動線、物品取用的便捷與友善考慮等,這是建構蒙特梭利教室所需的基本要件,「玫瑰莊園幼兒園」在空間上營造了溫暖穩定的色調、以簡化的線條與環境友善的材質運用,提供孩子們在有利於專注力養成的環境中學習。
3. 蒙特梭利學校實施混齡教學有什麼好處嗎?
當您看到混齡教學所呈現出來的美麗畫面時,此刻的您將顛覆對幼兒教育的既有印象。孩子在一個小型社會裡進行著他每一天的學習與探索,人際關係的養成是在無數細微的互動體驗中逐步累積,而這樣的關係與學習密不可分。在和諧溫馨的環境中,孩子與生俱來的善良及對愛的直覺表達能被充分激發,較大的孩子能在較小的孩子面前發揮包容與照顧弱小的本能,在榮譽感的驅使下,大孩子隨時自我要求成為榜樣行為變得自律,而較小的孩子透過觀察與模仿,逐步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慣性,在不一定被成人(老師)"教育"的壓力下學習與自我修正。愛、互助、包容、尊重及主動學習成為混齡教學的優異之處,指導老師在混齡班級的經營中必須較分班教學老師更具觀察力與敏銳度,並將記錄結果對孩子給予個別能力差異的指導,這即是蒙特梭利教學進行的混齡教學模式。
5. 蒙特梭利學校的孩子會在幼小銜接過程出現障礙嗎?
孩子的幼小銜接需具備五大層面的能力養成,包含生活作息、生活自理、常規教導、人際關係及課業學習,「玫瑰莊園」蒙特梭利教育讓孩子在生活的條理次序、學習動機、自理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等方面,奠定了長遠的穩定基礎,更強調把握孩子學習的敏感期,讓教室裡專注工作的每個孩子,依五大領域學習進度吸收且靈活運用,其結果往往超越傳統制度教育所規範的課程進度表,自動自發式的學習經驗,無形中已培養孩子人生中對於知識永續追求的特質,也為幼兒進入小學之後長遠的學習歷程建構了穩固的基礎。
您也許不知道,在我們耳熟能詳的近代世界知名人物中,哪幾位是自小接受蒙特梭利教育成長的,其中有:
美國第42任總統 比爾 ·柯林頓
微軟創辦人 比爾 ·蓋茲
Google 創辦人 謝爾蓋 · 布林 賴利 ·佩吉
亞馬遜創辦人 傑弗瑞 ·貝佐斯
現代管理學之父 彼得 ·德魯克
大提琴家 馬友友
英國皇室 威廉王子 , 哈利王子, 凱特王妃之子-威廉小王子
給我們的建議與留言
我們樂於為您解答有關玫瑰莊園幼兒園的相關資訊,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您留言給我們,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您回覆。